close

盡管總統蔡英文去年向原住民道歉,並表示,將向原住民傳統文化學習,林務局也開始狩獵管理等相關計畫,不過,開放狩獵的反對聲音持續存在,林務局舉辦「原住民族經營管理與共識座談會」,不論原民團體或者動保團體仍各有立場,爭執不下;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,在保全生物多樣性之虞,也不能忽略文化多樣性,將在各界溝通下,訂出符合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與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健全管理新模式。過去許多原住民因狩獵文化,而被警察以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、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等移送,隨著社會文化變遷,傳統文化受到重視,台東縣原住民王光祿狩獵案已經連續締造司法三個紀錄,可見一般。林華慶表示,文化資產保存法跟野生動物保育法雖然對台灣的山林保存,以及對於原住民非常重要的傳統領域保存有很大的功能,但是另一方面,卻也對於原住民的傳統狩獵有很大的限縮;在法律制定30年之後,如今重新檢視回顧,認為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之餘,也不能忽略對於文化多樣性的保全。會中邀請政治大學教師官大偉、達魯瑪克部落胡進德Wkolringa主席、中正大學教師浦忠勇,分享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、狩獵文化與環境永續;師範大學王穎老師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陳玉敏主任,則闡述野生動物利用科學研究與族群、環境、動物倫理;而在具體可行層面,則由東華大學戴興盛老師、亞太地區人與森林中心David Gritten高階講師及Rejani Kunjappan高階培訓員、屏科大翁國精老師、台北大學張惠東老師分別從管理面、國外經驗、科學面、法律面分享觀點。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,國際趨勢已愈來愈注重動物福利,原住民自生管理崩壞,要重新建立很好,但應該要有國家規範,人權和文化權不應無限上綱、不受限制;該會主任陳玉敏表示,探討狩獵議題,應要採地緣主義而非民族主義,是環境正義而非轉型正義,綠色執政不該只是找回原住民和土地的連結,而是所有人跟土地的連結。布農族耆老布袞則回應說:「你們(動保)用一種優越的心態來看我們。用機械式的管理來對待我們,我們有自己的管理機制,明確的禁忌」;原住民青年陣線回應表示,原住民狩獵文化,是集體權,不是個人的行為,內部的傳統規範擴及,就能降低傷害環境及動物。林華慶強調,各界對於唯有不設底線、時限,讓彼此充分發聲、理解,才有辦法建立符合需求的制度,未來將開啟更多對話,建立原住民族狩獵經營管理的良性溝通平台,建立一個管理的新模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slb23hf57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